核定位信号肽在超声靶向破坏微泡介导基因转染治疗犬心肌梗死中的促进作用崔晶晶,胡波,曹省,陈金玲,邓倾,王益佳,周青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81471674);青年科学(81501495)


The enhanced effect of 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 petide during the ultrasound targeted microbubbles destruction mediated gene transfection for treating Canin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uthor:
Affiliation:

wuhandaxuerenminyiyua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 目的 探讨超声靶向破坏微泡(UTMD)技术联合核定位信号(NLS)肽增强犬心肌hAng-1基因体内转染效率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构建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分组进行基因转染治疗。 分组:A组:空白对照组(n=8);B组:UTMD pDNA组(n=8);C组:UTMD pDNA cNLS组(n=8);D组: UTMD pDNA mNLS组(n=8);E组: UTMD pDNA cNLS WGA组(n=8)。①转染后3天,心肌冰冻切片检测EGFP标记的hAng-1基因表达情况,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从基因和蛋白水平检测心肌组织hAng-1基因表达效率。②转染后28天,a-SMA免疫组化定位新生毛细血管,并在显微镜下计数新生微血管密度(MVD);Masson染色及心脏大体标本评价梗死区纤维化程度及面积;③建模后1w及转染后28天分别行超声检查,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犬射血分数及室壁运动情况。比较各组基因治疗效果。结果 ①A、B、C组心肌组织中绿色荧光蛋白表达量逐渐增高,D、E组较C组逐渐减少,Western、PCR结果显示hAng-1蛋白及基因表达趋势与绿色荧光蛋白一致,C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组毛细血管密度最高,C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son染色及心脏大体标本显示心肌纤维化程度A到C组依次减低,C、D、E组依次增高。③建模后1w,5组犬均可见节段性室壁运动减低且射血分数均明显减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28天,A、E组心功能明显减低,B、D组轻度减低,C组轻度增高,C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TMD联合NLS可高效、靶向地介导质粒DNA在缺血心肌内的表达,并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心肌纤维化,这种非侵入性的技术在心脏基因治疗上很有前景。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崔晶晶,胡波.核定位信号肽在超声靶向破坏微泡介导基因转染治疗犬心肌梗死中的促进作用崔晶晶,胡波,曹省,陈金玲,邓倾,王益佳,周青[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7,19(1):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16-10-23
  • 最后修改日期:2016-11-09
  • 录用日期:2016-11-11
  • 在线发布日期: 2017-02-07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