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斑块形成与前循环进展型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1. 518036,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人民医院超声科
2.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超声科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R743.33 R445.1

基金项目: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in anterior cycle and properties of carotid atheromatous plaque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讨颈动脉不稳定斑块与前循环进展型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前循环进展型脑梗死患者84例,于起病后5 h和第7天应用颈动脉斑块Crouse评分、斑块指数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评价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病变程度,同时进行神经功能评定。结果病情进展前后,非责任病灶侧颈动脉斑块Crouse评分、斑块指数及I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责任病灶侧颈动脉斑块Crouse评分、斑块指数及I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进展后,责任病灶侧颈动脉斑块Crouse评分和斑块指数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752, P=0.005),IMT评分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657,P=0.004)。结论前循环进展型脑梗死预后与责任病灶侧颈动脉硬化合并斑块形成的程度及斑块性质有关,责任病灶侧颈动脉斑块的Crouse评分、斑块指数及IMT对预测前循环进展型脑梗死预后有一定意义。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赵爱娥,魏立亚,张晶莉,陈颐.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斑块形成与前循环进展型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5,17(1):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5-12-05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