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血管粘液瘤超声表现1例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株洲市中心医院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Ultrasound misdiagnosed of aggressive angiomyxoma of male:a case report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患者男,39岁,自诉于1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腹股沟区包块,局部轻微胀痛,站立时明显,未行特殊治疗。于2018年4月至我院就诊,体格检查:右侧腹股沟区可扪及一大小约3 cm×4 cm包块,质软,无压痛。咳嗽时冲击感阳性。超声检查:右侧腹股沟区至阴囊内可探及一低回声包块,大小约5.0 cm×2.5 cm,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低回声内间杂密集条状的高回声物,内可见少许无回声区,可回纳,该包块内可见少许血彩(图1)。超声提示:考虑腹股沟疝。暂未行任何治疗,后患者自觉包块稍有增大,坠入右侧阴囊,站立、行走时明显,平卧休息不消失,且自2019年4月发现左侧腹沟区出现类似包块,坠入左侧阴囊,再次于我院就诊。体格检查:双侧腹股沟疝可见隆起肿块,左、右阴囊分别见一大小约4 cm×3 cm、4 cm×6 cm长条形包块,质软,表面光滑,咳嗽冲击感阳性,平卧位包块不回纳,无压痛。再次超声复查,仍考虑双侧腹股沟斜疝。后患者拟行腹腔镜下双侧腹股沟疝张力网修补术,腹腔镜探查时发现双侧直疝区及斜疝内环口闭合,未见疝囊,双侧腹股沟区隆起明显,考虑腹股沟肿块,遂更改手术方式,取下腹部横切口,见皮下有大小约20 cm×8 cm黏膜样肿瘤,包膜不完整,肿瘤上至脐耻之间,下至阴茎根部,双侧至髂前上棘;双侧阴囊内分别有大小均约5.0 cm×3.0 cm黏液状肿瘤,边界清楚。术后病理检查:病灶边界不清晰,部分瘤细胞核大异型;免疫组化:①s100(-),CK-pan(-),CD34(+),SMA(-),Syn (-),Ki-67(+1-3%),Desmin(-),ER(-);特殊染色结果:PAS染色(少许细胞+),考虑侵袭性血管黏液瘤(图3)。术后定期复查,未见复发,于2021年12月患者摸到阴囊肿块,后逐渐增大,于2022年2月MRI检查:阴囊、会阴、左腹股沟可见大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边界不清,考虑肿瘤复发。超声显示左侧腹股沟至阴囊内可见多个低回声包块,较大者约44×30mm,边界欠清,呈旋涡状,间杂不规则的液性暗区,内可见少许血彩,考虑复发(图4),在外院再次行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仍为侵袭性粘液瘤。术后恢复可,于2022年5月入我院行放射治疗(拒绝化疗),后定期复查暂未见再次复发。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傅庆美,李兵.侵袭性血管粘液瘤超声表现1例[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23,25(7):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2-12-05
  • 最后修改日期:2023-06-05
  • 录用日期:2022-12-12
  • 在线发布日期: 2023-07-31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