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分析技术定量评价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的临床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 Clinical Investigation on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Carotid Artery Utilizing Arterial Analysis Techniques and Ischemic Stroke in Hypertensive Individuals
Author:
Affiliation: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应用动脉分析技术定量评估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结构与弹性相关参数。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共140例,根据有无缺血性脑卒中分为脑卒中组72例和高血压组68例,同时期另选74例同年龄水平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动脉分析技术定量获取颈动脉结构参数最大内径、最小内径、内-中膜厚度(IMT)及弹性参数硬度指数β、动脉顺应性、弹性模量、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纵向应变、纵向应变率、周向应变及周向应变率等,比较上述参数在各组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卒中组与高血压组最大内径、最小内径、IMT、硬度指数β、弹性模量、PWVβ均增大,顺应性、径向应变、径向应变率、周向应变、周向应变率均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血压组相比较,脑卒中组最小直径、最大直径、IMT、硬度指数β、PWVβ均增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的患者比单纯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参数最大内径、最小内径、IMT更大,功能参数硬度指数β及PWVβ更大,动脉分析技术可以定量评价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受损情况,为临床完善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分层提供理论依据。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胡文姝,周畅,孙恒.动脉分析技术定量评价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的临床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24,26(5):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3-07-24
  • 最后修改日期:2023-10-12
  • 录用日期:2023-10-25
  • 在线发布日期: 2024-05-30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