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肝母细胞瘤患儿超声征象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36例肝母细胞瘤患儿的超声及病理资料,对比不同病理分型(完全上皮细胞型、不伴畸胎样混合型、伴畸胎样混合型)患儿的超声征象变化。结果:36例肝母细胞瘤患儿超声检查结果显示,13例完全上皮细胞型患儿中,有7例肿瘤位于肝右叶,3例肿瘤位于左右叶,左叶2例,尾叶1例,瘤体平均大小为(286.34±23.75)cm3,规则单发病灶10例,分界清晰病灶9例,不规则瘤内坏死囊变11例;9例不伴畸胎样混合型患儿中,有4例肿瘤位于肝右叶,2例肿瘤位于左右叶,左叶2例,尾叶1例,瘤体平均大小为(282.59±21.98)cm3,规则单发病灶6例,分界清晰病灶5例,不规则瘤内坏死囊变7例;14例伴畸胎样混合型患儿中,有8例肿瘤位于肝右叶,3例肿瘤位于左右叶,左叶2例,尾叶1例,瘤体平均大小为(284.61±22.07)cm3,规则单发病灶11例,分界清晰病灶10例,不规则瘤内坏死囊变12例。三种病理类型的患儿病灶特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上皮细胞型患儿的肿瘤强回声占比均高于伴畸胎样混合型患儿,不伴畸胎样混合型肿瘤强回声占比又高于伴畸胎样混合型患儿;完全上皮细胞型瘤体的钙化程度明显低于不伴畸样混合细胞型和伴畸样混合细胞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患儿的肿瘤钙化和强回声占比等超声征象变化能初步判断肝母细胞瘤患儿的病理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