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23(9).
摘要:
金鑫 , 罗晓茂 , 陈东 , 陈海涛 , 张映贤 , 钏志睿
2021, 23(9).
摘要:目的:探讨经直肠三维超声(3D-ERUS)在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行标准新辅助放化疗方案后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首次入院一周内和术前放化疗后一周内分别行3D-ERUS,记录相关超声参数,将其分为病理完全缓解组(pCR组)和非缓解组(non-pCR组),比较两组中3D-ERUS参数的差异,采用 Spearman 相关系数法分析各参数与 TRG分级的相关性;采用 ROC 曲线计算各参数对疗效评估的截断值并评价其诊断效能。 结果: NCRT后病变累及长径(r=0.336)、累及最厚径(r=0.403)、累及肠圈(r=0.339)与TRG分级呈正相关(均P<0.05),累及长径变化率(r=-0.407)、最厚径变化率(r=-0.435)、肠圈变化率(r=-0.408)、血流分级变化率(r=-0.235)与TRG分级呈负相关(均P<0.05)。ROC曲线显示3D-ERUS预测pCR的诊断性能,其中累及长径变化率的截断值为29%,敏感性为70.0%,特异性为76.9%,累及最厚变化率的截断值为44%,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76.9%,累及肠圈变化率的截断值为33%,敏感性为70.0%,特异性为79.5%,累及血流分级变化率的截断值为0%,敏感性为70.0%,特异性为57.7%,NCRT后累及长径的截断值为39mm,敏感性为95.0%,特异性为39.7%,NCRT后累及最厚径的截断值为10mm,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47.7%,NCRT后累及肠圈的截断值为25%,敏感性为70.0%,特异性为70.5%。 结论:3D-ERUS在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pCR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其所测量的NCRT后累及长径、累及最厚径、累及肠圈,累及长径变化率、最厚径变化率、肠圈变化率、血流分级变化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2021, 23(9).
摘要:通过经会阴和经阴道三维超声对比评估女性肛门括约肌,探讨不同肛外超声成像方式在评估女性肛门括约肌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101例女性同时进行经会阴和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对肛门括约肌进行成像,分别记为经会阴组和经阴道组。测量肛门内括约肌(IAS)和肛门外括约肌(EAS)在肛管横断面3、6、9、12点钟方向上的厚度,调节断层超声模式评估肛门括约肌损伤情况,记录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IAS厚度测量值在肛管横断面12点钟方向上,经阴道组比经会阴组更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AS厚度测量值在肛管横断面6点、12点钟方向上,经阴道组比经会阴组更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AS及EAS测量值在肛管横断面全部4个方向上有良好的相关性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会阴组筛查出IAS损伤6例(5.94%),EAS损伤16例(15.84%),IAS合并EAS损伤13例(12.87%);经阴道组筛查出IAS损伤8例(7.92%),EAS损伤17例(16.83%),IAS合并EAS损伤9例(8.91%)。两组在评估肛门括约肌损伤的一致性较好且具有统计学意义(Kappa=0.736,P<0.05) 结论 经会阴和经阴道三维超声在评估女性肛门括约肌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两者均为评估女性肛门括约肌良好的肛外超声成像方式。
2021, 23(9).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结合血清甲胎蛋白(AFP)、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对早期肝硬化结节状小肝癌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78例早期发现肝硬化合并小结节样病灶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小肝癌组(46例)和良性病变组(3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造影、血清AFP、GPC3水平检测,并比较两组之间各参数的差异,分析三者单独或联合诊断小肝癌的价值。结果:小肝癌组的超声造影特征与良性病变组显著不同(P<0.05),小肝癌组大多呈“快进快出”表现,而良性病变组大多呈“慢进慢出”表现。小肝癌组患者血清AFP、GPC3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超声造影结合血清AFP、GPC3水平联合诊断HCC的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最高(P<0.05)。结论:超声造影结合血清AFP、GPC3有助于提高对早期肝硬化结节状小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一定指导意义。
2021, 23(9).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血清MMP-7、MMP-9表达与胃癌患者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性后,再探讨胃充盈超声、血清MMP-7、MMP-9及联合筛查在不同分期胃癌中价值性目的表述不清楚,探索的是新方法或新技术的价值,不是探索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的82例胃癌患者在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均进行血清MMP-7、MMP-9以及胃充盈超声(FUS;Filling Ultrasound)检测,分析血清在胃癌患者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中表达情况后,以病理活检、《国际抗癌联盟及美国肿瘤联合会胃癌TNM分期系统(第8版)》为金标准,用ROC分析胃充盈超声、血清MMP-7、MMP-9及联合筛查在不同分期胃癌中价值性,指标用于胃癌术前分期的价值。缺乏分期的标准,如根据AJCC第八版?结果:MMP-7、MMP-9表达阳性率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浸润深度存在一定相关性(P<0.05)。而FUS对T1期~T4期总准确率84.51%,对N1期~N3期总准确率85.92%,对M1分期准确率84.51%;MMP-7对T1期~T4期总准确率81.69%,对N1期~N3期总准确率78.87%,对M1分期准确率83.10%;MMP-9对T1期~T4期总准确率80.28%,对N1期~N3期总准确率77.46%,对M1分期准确率81.69%。同时经血清检测,T4期患者MMP-7、MMP-9高于其他分期者;N3期患者MMP-7、MMP-9高于其他分期者;M1期患者MMP-7、MMP-9高于M0期者(P<0.05)既然是对比,请列出单方面诊断结果,以及什么单方面诊断结果,是影像还是血清指标?。ROC曲线分析显示,FUS诊断对T分期的AUC为0.741;对N分期的AUC为0.748;对M分期的AUC为0.695;MMP-7诊断对T分期的AUC为0.681;对N分期的AUC为0.667;对M分期的AUC为0.643;MMP-9诊断对T分期的AUC为0.720;对N分期的AUC为0.674;对M分期的AUC为0.636;联合诊断对T分期的AUC为0.993;对N分期的AUC为0.993;对M分期的AUC为0.948,提示联合诊断具有一定准确率。结论:血清MMP-7、MMP-9表达与胃癌分期、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密切相关,联合FUS诊断,可提高对胃癌分期判断准确性。
2021, 23(9).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参数与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3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时间为2017年5月至2020年03月,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良性结节共102例、恶性结节共34例,均给予超声造影与弹性成像检测并获得超声造影参数及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采用Pearsom法分析其与血管新生基因的关系。结果:超声造影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均高于弹性成像,而误诊率、漏诊率均低于弹性成像(P均<0.05)。甲状腺恶性结节的AUC、Peak低于良性结节,而Tp、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高于良性结节(P<0.05);甲状腺恶性结节的MTT与良性结节齐同(P>0.05)。超声造影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为(0.961,P<0.05)。弹性成像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为(0.799,P<0.05)。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为(0.995,P<0.05),敏感度100.00%,特异性94.10%,约登指数0.941。Tp、AUC、Peak、超声造影综合参数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15/0.978/0.972/0.988,P<0.05),敏感度(91.20%/97.10%/100.00%/100.00%),特异性(98.00%/96.10%/90.20%/91.20%),约登指数(0.892/0.932/0.902/0.912)。结论:超声造影参数与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均能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提供重要信息,但前者的确诊率更高。
2021, 23(9).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参数鉴别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的价值及其与MV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42例胆管细胞癌患者与114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时间为2015年05月至2019年08月,肝细胞癌患者按照不同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组、中分化组、低分化组,各38例;予以超声造影与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评估检测后始增时间、峰值时间、始退时间、持续时间、微血管定量(MVD),分析超声造影定量灌注参数与MVD的关系,以及ROC曲线。结果:胆管细胞癌组的始增时间、峰值强度高于高、中、低分化组(P<0.05);胆管细胞癌组的峰值时间与高分化、中分化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管细胞癌组的峰值时间高于低分化组(P<0.05);胆管细胞癌组的始退时间、持续时间、MVD低于高、中、低分化组(P<0.05)。胆管细胞癌组的始增强度与高、中、低分化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始增时间、始退时间与MVD无相关性(P>0.05);峰值时间、峰值强度与MVD呈负相关(P<0.05);持续时间、始增强度与MVD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始增时间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695,P<0.05);峰值时间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79,P<0.05);始退时间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655,P<0.05);持续时间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624,P<0.05);始增强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635,P<0.05);峰值强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639,P<0.05);MVD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98,P<0.05)。结论:超声造影能够鉴别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通过时间-强度曲线各定量参数值评估肿瘤的分化程度,以及反映肿瘤内新生血管,能为其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2021, 23(9).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及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对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诊断及疗效评估。方法:选取105例疑似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时间为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经病理证实为先天性肌性斜颈共52例(肿块型33例、弥漫型19例);均给予超声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及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评估检查后的敏感性、特异性、约登指数、cut-off值,分析Emean值与SR值的ROC曲线,以及评估治疗后的Emean值与SR值。结果:105例疑似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经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检测后其阳性预测值为96.14%,阴性预测值为96.23%;与病理结果齐同(P>0.05)。经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检测后其阳性预测值为80.77%,阴性预测值为81.13%;低于病理结果(P<0.05)。52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经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检测后肿块型共32例、弥漫型共18例;经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检测后肿块型共30例、弥漫型共12例;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肿块型与弥漫型的Emean值、SR比值高于健侧(P<0.05); 肿块型Emean值、SR比值低于弥漫型(P<0.05)。 Emean值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75,P<0.05),敏感性94.70%,特异度94.10%,约登指数0.888,cut-off值24.725;SR比值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22,P<0.05),敏感性100.00%,特异度77.60%,约登指数0.776,cut-off值2.785。手术治疗的Emean值、SR比值低于非手术治疗(P<0.05)。52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经非手术治疗后Emean值为(20.21±1.21),SR比值为(3.02±0.45);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1);均转为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后Emean值为(8.23±1.06),SR比值为(0.67±0.14),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与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均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价值,但前者诊断确诊率更高。
2021, 23(9).
摘要:
王皓香 , 袁媛 , 龙海波 , 滕志朋 , 万文武 , 王广 , 彭形 , 陈飞
2021, 23(9).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与CT血管造影(CTA)对缺血性脑卒中(IS)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9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别采用CEUS、CTA对所有患者检查。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进行比较并采用ROC曲线评估预测价值。结果:复发组年龄≥65岁占比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合并高血压占比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未复发组血管狭窄程度明显优于复发组(P<0.05);复发组达峰时间(TTP)明显短于未复发组,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TC)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TP短、血管狭窄、AUCTC高是IS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AUCTC、CTA、两项联合预测IS复发的AUC分别为0.694、0.906、0.951,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8%、52.9%,81.8%、90.2%,88.6%、100%。结论:CEUS-TIC联合CTA对IS复发预测价值高于其单独预测,血管狭窄及不稳定斑块是IS复发危险因素。
2021, 23(9).
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超声弹性评分、应变率比值(SR)与程序性细胞死亡基因4(PDCD4)、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Xklp2靶蛋白(TPX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8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单发甲状腺结节,根据病理结果分为PTC组(49例,49个甲状腺结节)与良性肿瘤组(37例,37个甲状腺结节),所有患者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组织活检。比较PTC组与良性肿瘤组的弹性评分、SR的差异,并分析PTC患者的弹性评分、SR值与PDCD4、EGCG、TPX2的相关性。结果:PTC组的弹性评分、SR值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P<0.05)。PTC组结节的PDCD4、EGCG表达显著低于良性肿瘤组(P<0.05),而TPX2表达则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P<0.05)。PTC患者的弹性评分、SR值与PDCD4、EGCG表达成负相关(P<0.05),而与TPX2的表达成正相关(P<0.05)。结论:PTC与甲状腺良性肿瘤的弹性评分和SR值有显著差异,PTC的弹性评分和SR值与PDCD4、EGCG的表达呈负相关,与TPX2的表达呈正相关,进一步说明超声弹性成像能准确地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PTC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1, 23(9).
摘要:摘要 目的:对比绝经前和绝经后三阴性乳腺(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的超声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 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TNBC的66例患者,其中40例绝经前女性(绝经前组)和26例绝经后女性(绝经后组)。回顾性收集及对比分析两组的超声及临床病理特征。 结果:两组间在肿瘤直径、肿瘤位置、组织学等级和Ki-67表达、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在肿瘤形态、生长方式、边缘、血流分级及BI-RADS分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在肿瘤边界、微钙化、内部回声、后方回声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绝经后组TNBC比较,绝经前组TNBC更多表现为形态规则、水平生长、边缘微分叶、血流Adler 3级以及BI-RADS分级归为3-4类。 结论:绝经前和绝经后患者TNBC有一定显著差异的超声特征,为超声鉴别诊断TNBC提供更多依据。
2021, 23(9).
摘要:目的:探索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经常内镜检查诊断为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gastrointestinal mesenchymal tumaors,GIMTs)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内镜检查,根据内镜表现选择治疗方法,术后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分析超声内镜对GIMTs的诊断效能及手术指导价值。结果: 经超声内镜检测出脂肪瘤15例,与病理相符10例,检测敏感性83.33%(10/12)、特异性92.65%(63/68);检测平滑肌瘤44例,与病理相符37例,检测敏感性88.10%(37/42)、特异性81.58%(31/38);检测间质瘤22例,与病理相符19例,检测敏感性73.08%(19/26)、特异性94.44%(51/54),脂肪瘤多分布于胃(66.67%),起源于黏膜肌层(50.00%)或粘膜下层(50.00%);平滑肌瘤多分布于胃(83.33%),起源于黏膜肌层(83.33%);间质瘤多分布于胃(76.92%),起源于固有肌层(38.46%)。经超声诊断60例GIMTs行胃镜下指导治疗,手术均一次成功,术后未出现穿孔,出血现象,术后两月复查所有患者创面愈合情况良好,肿瘤未复发。结论: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诊断效果显著,且对患者胃镜切除选择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2021, 23(9).
摘要:目的:探究睾丸剪切波成像刚度值对精索静脉曲张相关男性不育症早期预测的应用价值。 方法:在2016-2020年来我院男科就诊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中选取左侧精索静脉单侧曲张Sarteschi分级大于等于3的患者74例,其中根据精液质量分为精液正常组A(37例)和弱精症组B(37例),另外匹配74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 测量其睾丸体积并通过剪切波成像计算睾丸刚度,并与对侧正常睾丸和健康对照组睾丸进行比较。 结果: A组精索静脉曲张侧睾丸体积(15.85±2.68m L)和对侧睾丸体积(16.21±3.24m L)无显着性差异(P=0.813);精索静脉曲张侧睾丸的平均刚度值为4.77±1.16kPa,超过对侧睾丸刚度值(3.39±0.97kPa)(P<0.001)。B组精索静脉曲张曲张侧睾丸体积(15.19±2.10mL)明显低于对侧睾丸(17.44±4.38mL)(P=0.013);精索静脉曲张侧睾丸平均刚度值为7.23±1.88kPa,超过对侧睾丸平均刚度值 (4.74±0.79kPa)(P<0.001) 。B组睾丸刚度值(7.23±1.88kPa)高于A组(4.77±1.16kPa)(P=0.002) 。精索静脉曲张患者A组和B组左侧睾丸平均体积及刚度与健康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01)。 结论:睾丸剪切波成像刚度值是评估精索静脉曲张相关男性不育症更早的一种有效早期检查手段。
2021, 23(9).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膈肌移动度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患儿84例,并将其分为黄疸组32例,肺炎组28例,重症肺炎组24例。测量患儿双侧膈肌移动度并分组记录。对计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同组间患儿双侧膈肌移动度均无差异,黄疸组与肺炎组膈肌移动度无差异,重症肺炎组膈肌移动度较另两组膈肌移动度增高。结论 超声测量膈肌移动度在判断新生儿重症肺炎有一定帮助。
2021, 23(9).
摘要:机器学习是一种可以帮助医生程序化处理问题的自动化便捷模式,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这一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飞速的进展,尤其是在心血管领域有很大的潜在价值。目前已成功将机器学习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各个领域中,为临床及影像科医生提供了便捷,实现了疾病诊疗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本文就详细阐述了机器学习在心脏超声领域的应用及发展,同时讨论了发展方向。
2021, 23(9).
摘要:阴部神经痛为难治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疾病,盲穿行神经阻滞等传统方法疗效欠佳,因此可视化下精准操作十分重要。近年来,超声引导因定位精准、无辐射等优点在辅助治疗阴部神经痛患者中得到成功应用,不仅能提供更加精确的诊断,也提高了患者中长期的疗效。本文就超声引导辅助阴部神经痛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21, 23(9).
摘要:患者女,55 岁,因胸前区不适伴乏力 5 天,于我院就诊。体格检查:心律齐,胸骨左缘4、5肋间可闻及2/6级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未扪及震颤。超声心动图(UCG)示:右心房增大,内可见一大小约7.7 cm×5.0 cm的稍高回声团,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似可见一蒂与右房外侧壁(近房室环处)相连,其随心动周期呈往返运动,并于舒张期稍突向右室(图A)。下腔静脉肝段内径增宽,约2.5 cm,下腔静脉汇入右心房处(膈肌平面及偏下)管腔内可见实性低回声团块(图B),与右心房内实性团块相连,突入长度约1.4cm。诊断提示:右心房肿瘤(粘液瘤?)突入下腔静脉。胸部+全腹增强CT示:右心可见一软组织密度肿块影,边界清楚,大小约7.1 cm×4.6 cm,增强后轻度强化(图C);左右肺动脉可见充盈缺损影;余处未见异常。诊断提示:右心占位,考虑粘液瘤可能,请结合UCG;左右肺动脉充盈缺损,系肺栓塞。术中见:右房肿瘤大小约7.0 cm×5 cm,肿瘤部分质地韧,表面大量絮状物漂浮,肿瘤多处附着(右房前下壁、下腔静脉近端前壁及左侧壁);左肺动脉上下叶动脉分叉处较多肿瘤组织脱落导致栓塞,右肺动脉近端未见明显栓塞。术后病理示:“右房”恶性肿瘤,免疫组化(图D):CK(+),HCK(-),LCK(+),Heppar1(+),ki-67(+、约90%)。结合HE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提示“右房”查见癌,考虑肝细胞癌转移。患者未做磁共振或PETCT检查。术后多次行腹部影像学检查(超声及增强CT)均未见肝脏占位性病灶。
2021, 23(9).
摘要:目的 通过建立体外活动性出血模型探讨超声造影联合微血管成像(“双微成像”)技术在诊断腹部实质脏器活动性出血以及明确活动性出血位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硅胶管模拟人工血管(管径为0.5、1.0mm)建立两种体外活动性出血模型:①水槽模型:将人工血管游离端置入水槽内,水槽内混有超声造影剂用于模拟增强后脏器实质;②组织损伤模型:使用自制小型撞击器在离体猪肝选定区域建立闭合型创伤灶,将人工血管游离端置入创伤灶内,用于模拟出血在创伤组织内的表现。造影剂通过与人工血管相连的注射泵注入,流量选取以5ml/h为间隔在5-100ml/h范围内共20种流量。通过注射泵注入造影剂溶液,分别启动超声造影和“双微成像”技术进行观察,根据诊断及定位活动性出血的标准由两名医师采用盲法独立完成读图。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bar{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1.水槽模型中,超声造影未能诊断活动性出血(0/40);“双微成像”诊断和定位活动性出血的准确度均为62.50%(25/40)。2.组织损伤模型中,超声造影诊断和定位活动性出血的准确度分别为77.50%(31/40)、62.50%(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 (χ2=19.355,p=0.000)。“双微成像”诊断和定位活动性出血的准确度均为90.00%(36/40),二者均高于超声造影的准确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09,p=0.000;χ2=7.407,p=0.006)。3.水槽模型和组织损伤模型中,“双微成像”定位活动性出血的准确度分别为62.50%(25/40)、90.00%(36/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07,p=0.006)。结论 超声造影联合微血管成像技术(“双微成像”)与超声造影相比不仅提高了诊断活动性出血的准确度,对活动性出血定位的判断亦优于超声造影。
联系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临江路74号 邮编:400010
联系电话:023-63811304 邮箱:lccscq@vip.163.com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