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25卷第10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临床研究
    • 超声造影评估肝癌局部热消融疗效的价值及局部肿瘤进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3, 25(10).

      摘要 (432) PDF 14.66 M (685)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肝癌局部热消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局部肿瘤进展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行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治疗的92例肝癌患者(共114个病灶),治疗后均行CEUS和增强磁共振成像(CEMRI)或增强计算机体层成像(CECT)随访,以临床综合诊断为标准,计算并比较CEUS、CEMRI或CECT评估肝癌局部热消融疗效的诊断效能。采用单因素(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病灶发生局部肿瘤进展的影响因素。结果 114个病灶随访3~18个月,临床综合诊断提示完全消融93个,肿瘤残余1个,局部肿瘤进展20个。CEUS评估肝癌局部热消融疗效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80.95%、97.85%、89.47%、95.79%及94.73%,CEMRI或CECT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5.24%、96.77%、86.96%、98.90%及96.49%,二者诊断效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影响局部肿瘤进展的单因素分析表明,常规超声病灶边界、常规超声病灶形态和病灶最大径对局部肿瘤进展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病灶最大径是热消融术后局部肿瘤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EUS评估肝癌局部热消融治疗疗效的价值与CEMRI或CECT相当,可作为一种有效随诊手段;病灶大小是热消融治疗后局部肿瘤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 超声双重造影在不同部位胃癌术前T分期及Borrmann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2023, 25(10).

      摘要 (396) PDF 5.94 M (73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超声双重造影在不同部位胃癌术前T分期及Borrmann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91例胃癌患者的术前超声双重造影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胃癌发生部位分成分成胃上、中、下部癌,通过超声双重造影对不同部位胃癌进行术前定位、T分期和Borrmann分型,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超声双重造影对胃癌术前定位的符合率为94.51%;对胃癌术前T分期和Borrman分型的总体符合率分别为69.23%和85.92%。超声双重造影在胃下部癌术前T分期 (Kappa=0.75)与病理一致性较好,在胃上部和胃中部癌术前T分期(Kappa=0.49、Kappa=0.67)与病理一致性中等,在胃上部和胃下部癌术前Borrmann分型(Kappa=0.92、Kappa=0.78)与病理一致性较好,在胃中部癌术前Borrmann分型(Kappa=0.68)与病理一致性中等。结论 超声双重造影对胃癌术前定位、总体T分期和总体Borrmann分型的评估准确性均较好,在不同部位胃癌术前T分期和Borrmann分型诊断中存在差异。临床医师可根据需要选用此项检查。

    • 超声造影LI-RADS鉴别诊断最大径≤3cm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2023, 25(10).

      摘要 (424) PDF 10.69 M (625)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超声造影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CEUS LI-RADS)在诊断病灶直径≤3cm的肝脏局灶性病变(FLLs)性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2019年7月~2022年11月82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同时接受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参考标准,分析CEUS LI-RADS及常规超声对良恶性FLLs的诊断价值,并比较CEUS LI-RADS对不同直径FLLs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经病理学检查显示,82例FLLs患者中包括良性病变3例(肝非典型性孤立性纤维肿瘤2例、肝血管瘤1例)、恶性病变79例(肝细胞癌(HCC)40例、胆管细胞癌14例、转移癌23例、多形性横纹肌肉瘤1例、上皮样血管肉瘤1例);LI-RADS诊断FLLs的准确率为90.24%(74/82);CEUS LI-RADS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kappa=0.553)高于常规超声(Kappa=0.266);CEUS LI-RADS诊断肝脏良恶性病变的AUC大于常规超声(P<0.05);CEUS LI-RADS诊断直径2~3cm 、1~<2cm及<1cm FLLs的准确率分别为94.74%(36/38)、91.18%(31/34)、70.00%(7/10),其诊断直径2~3cm FLLs的准确率高于直径<1cm FLLs(χ2=5.191,P=0.023)。结论 CEUS LI-RADS可用于判断FLLs恶性概率,且LI-RADS LR-5类对恶性FLLs具有诊断价值。

    • 二维超声心动图联合时间-空间复合成像对胎儿Berry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2023, 25(10).

      摘要 (350) PDF 5.88 M (637)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总结二维超声联合时间-空间复合成像(STIC)技术在胎儿Berry综合征诊断中的超声心动图图像特征,探讨STIC技术在诊断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产前超声诊断为Berry综合征胎儿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及STIC图像,总结胎儿Berry综合征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 8例Berry综合征胎儿均表现为主-肺动脉间隔缺损(Ⅰ型3例、Ⅱ型5例)、主动脉弓离断(A型6例、B型2例)及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3例为孤立性Berry综合征,5例合并其他心内结构异常(2例合并永存左上腔静脉,2例合并右位主动脉弓并迷走左锁骨下动脉,1例合并右室双出口)。8例患儿STIC图像清晰显示了主动脉弓离断位置及左、右肺动脉起源。结论 二维超声联合STIC可准确诊断胎儿Berry综合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3, 25(10).

      摘要 (414) PDF 12.16 M (603)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血流灌注参数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2月本院子宫内膜癌患者104例,子宫内膜良性疾病患者90例(子宫内膜息肉68例,黏膜下肌瘤2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前超声造影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造影血流灌注参数曲线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和平均通过时间(MTT)在子宫内膜癌疾病诊断和临床病理特征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子宫内膜癌RT、TTP、MTT短于子宫内膜良性病变,PI大于子宫内膜良性病变(P<0.05);血流灌注参数RT、PI、TTP、MTT联合检测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良性病变ROC曲线下面积为0.903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曲线下面积0.742、0.634、0.804、0.657(P<0.05);子宫内膜癌FIGO分期Ⅲ~Ⅳ期患者RT、TTP、MTT时间短于Ⅰ~Ⅱ期患者,PI强度大于Ⅰ~Ⅱ期患者(P<0.05);血流灌注参数RT、PI、TTP、MTT联合检测鉴别子宫内膜癌FIGO分期Ⅰ~Ⅱ期、Ⅲ~Ⅳ期ROC曲线下面积为0.842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曲线下面积0.727、0.641、0.753、0.627(P<0.05);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患者RT、TTP、MTT时间短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PI强度大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血流灌注参数RT、PI、TTP、MTT联合检测评估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发生ROC曲线下面积为0.832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曲线下面积0.675、0.659、0.726、0.704(P<0.05)。结论:采用超声造影进行血流灌注定量检查能够反映子宫内膜癌病灶血流情况,对临床中诊断和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评估等具有指导意义。

    • 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早期识别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无症状突变基因携带者的临床价值

      2023, 25(10).

      摘要 (383) PDF 3.47 M (658) 收藏

      摘要:目的 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超声心动图中早期识别FHCM无症状突变基因携带者(G+P-)的有效参数。方法 纳入FHCM患者一级亲属56例,依据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分组,其中病例组(G+P-) 22例,对照组(G-P-) 34例。应用Philips iE33超声诊断仪及TomTec脱机分析软件获取相关超声心动图参数。使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分析,将超声心动图参数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设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 在众多超声心动图参数中,左室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LVOT-VTI)与整体纵向应变(GLS)是识别G+P-与G-P-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此建立的回归方程为:Logistic (P)= 1.851+0.462X1+0.503X2(X1:LVOT-VTI;X2:GLS)。回归模型预测G+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6(95%CI:0.830-0.983),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644,当截点值为Logistic (P)=0.247时,其预测灵敏度0.909,特异度0.735,准确度0.804。结论 Logistic回归分析在鉴别G+P-和G-P-中有良好的诊断效能,超声心动图参数LVOT-VTI与GLS可作为鉴别G+P-与G-P-的可靠指标,为G+P-者应用超声心动图精准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 早孕期胎儿颜面部超声筛查切面图像质量评价系统的构建及验证

      2023, 25(10).

      摘要 (411) PDF 6.43 M (742) 收藏

      摘要:目的:构建一种基于YOLOv4模型的早孕期超声颜面部超声筛查切面自动识别及分数质量评价系统。方法:以妊娠11~14周早孕期颜面超声筛查切面为研究对象,含模型构建集1001张和临床验证集610张。模型构建包括训练集、测试集、验证集,用于训练和验证AI模型对正中矢状面(MSP)、鼻后三角切面(RNT)的分类与识别。以专家级超声医生分类为标准,比较分析AI与专家分类的一致性。结果:模型对测试集图片中各关键解剖结构的查准率、查全率和F1分数均达80%以上;模型对测试集识别性能与专家分类一致性强,MSP、RNT kappa值分别为0.888、0.810;模型对临床验证集图像识别与专家分类一致性良好,MSP、RNT kappa值分别为0.781、0.690;模型对临床验证集图像等级评估与专家评估一致性良好,MSP、RNT Kendall’s W分别为0.760、0.789。结论:AI对早孕期颜面部超声筛查切面分类具有较高准确性,可作为初级及基层医生的培训和图像质量评价的辅助方法。

    • 常规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与MRI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与Warthin瘤的对比研究

      2023, 25(10).

      摘要 (392) PDF 8.08 M (771)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US)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与Warthin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与MRI对比分析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1例腮腺肿瘤,其中58例多形性腺瘤和23例Warthin瘤,比较两种病变的US特征:形态、边界、强回声、无回声、血流分布、血流分级以及SWE定量参数:最大值(Emax)、平均值(Emean)、最小值(Emin)、标准差(SD)。分别建立US、SWE和US+SWE的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鉴别多形性腺瘤和Warthin瘤诊断效能,并与MRI对比分析。结果 多形性腺瘤和Warthin瘤的声像图特征中形态、强回声、无回声、血流分布、血流分级、Emax、Emean、S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块的形态、血流分级、Emax、Emean、SD是鉴别的有效参数,US、SWE和US+SWE的Logistic回归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1、0.837、0.962。US+SWE的敏感度为85%,特异度为88%,准确度为86.2%;MRI检查的敏感度为87.27%,特异度为84%,准确度为8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诊断价值较一致。结论 常规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可以提高超声鉴别诊断腮腺多形性腺瘤和Warthin瘤的能力,并且诊断效能可媲美MRI检查。

    • 膈肌移动度预测重症肺炎患者有创机械通气需求及死亡风险的临床价值

      2023, 25(10).

      摘要 (398) PDF 2.58 M (703)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估重症肺炎患者入院首次膈肌移动度(diaphragm excursion,DE)对有创机械通气(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IMV)支持需求和死亡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成年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12h内行膈肌超声检查。根据住院期间是否行IMV分为机械通气(MV)组和无机械通气(NMV)组;根据入院30天结局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MV组和NMV组DE;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DE;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DE对重症肺炎IMV需求及死亡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MV组DE低于NMV组[1.15±0.60(cm)vs. 1.67±0.79(cm),P<0.05];死亡组DE低于存活组[1.07±0.59(cm)vs. 1.91±0.70(cm),P<0.01]。ROC曲线显示,DE预测重症肺炎需要IMV的cut-off值为1.28cm(P<0.05),灵敏度68.8%,特异度67.7%,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 )0.694(95%CI:0.547-0.841);DE预测重症肺炎死亡的cut-off值为1.21cm(P<0.01),灵敏度68.0%,特异度82.1%,AUC 0.816(95%CI:0.702-0.931)。结论 DE对重症肺炎患者IMV需求和死亡预后具有一定的早期预测价值。

    • 左房及左心耳应变预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临床价值

      2023, 25(10).

      摘要 (382) PDF 3.05 M (901) 收藏

      摘要: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者左房及左心耳应变,探讨其预测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80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据脑卒中病史分为卒中组(n=38)和非卒中组(n=42),均行经食管及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经常规测量及软件分析得到左房内径、左房容积指数、左房射血分数、左房应变、左心耳充盈排空速度、左心耳射血分数、左心耳应变等超声指标,比较两组上述参数的差异。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左房及左心耳应变对脑卒中的预测效能。结果 与非卒中组比较,卒中组左房射血分数、左心耳射血分数、左房储备期应变、左心耳排空及充盈速度、左心耳应变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房储备期应变[OR=0.790(95%可信区间:0.678~0.920)]、左心耳应变[OR=0.727(95%可信区间:0.575~0.919)]均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独立预测因子(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左房储备期应变预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截断值为≤16.96%,曲线下面积为0.766,灵敏度为72.5%,特异度为75.0%;左心耳应变预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截断值为≤-6.88%,曲线下面积为0.753,灵敏度为52.5%,特异度为90.0%。结论 左房储备期应变、左心耳应变减低是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独立预测因子,能早期、有效地预测脑卒中的发生。

    • 左房僵硬度指数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左房功能的临床价值

      2023, 25(10).

      摘要 (419) PDF 1.83 M (698)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左房僵硬度指数(LASI)评估不同程度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左房功能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CKD患者104例,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CKD1组(eGFR 30~89 ml·min-1)52例和CKD2组(eGFR<30 ml·min-1)52例,另选同期体检正常成人52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及左房应变参数的差异,并分析LASI与心肌标志物[肌钙蛋白T(cTnT)、肌红蛋白(Myo)、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Urea)、胱抑素(Cys-C)、eGFR]的相关性;多重线性回归分析LASI的影响因素;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s)分析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超声指标(LASr、LAScd、LASct、LAD)的重复性。 结果:对照组、CKD1组、CKD2组cTnT、Myo、NT-proBNP、Scr、Urea、Cys-C、LASI依次增大,eGFR依次减小,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SI与NT-proBNP(r=0.601,P<0.001)及eGFR(r=-0.577,P<0.001)呈良好的相关性;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CKD患者NT-proBNP是LASI的独立影响因子。重复性检验分析显示,左房超声参数在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均有良好的重复性(观察者内LASr=0.992、LAScd=0.98、LASct=0.984、LAD=0.982,观察者间LASr=0.995、LAScd=0.996、LASct=0.989、LAD=0.99)。 结论 :LASI可作为评价不同程度CKD左房功能的有效指标,其值随CKD病情进展而增大。

    • >经验交流
    • 二维联合三维超声在中晚孕期宫腔内条索状回声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23, 25(10).

      摘要 (376) PDF 11.94 M (542)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中晚孕期宫内条索状结构的二维及三维超声表现,提高临床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24例中晚孕期超声检查发现宫内条索状回声病例的临床资料,收集并记录正常分娩后或术中所见子宫纵隔、宫腔粘连带及胎盘情况,随访妊娠结局,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声像图表现,总结不同类型条索状结构的二维及三维超声特征。结果 本研究中晚孕期宫腔内发现条索状结构的224例病例中:宫腔粘连带最多见,共170例,可出现在宫腔任意地方,三维超声可显示宫腔粘连带的数目、厚薄和形态;单纯羊膜皱襞19例,二维超声表现为羊膜边缘向羊膜腔内延伸形成条索状回声,远端呈游离状,三维超声示单纯羊膜皱褶呈薄膜状;不全纵隔子宫12例,位于宫腔底部或上部,三维超声可显示其分隔较厚,并可显示胎盘附着的位置关系;轮廓胎盘11例,二维超声示条状回声出现在胎盘边缘部,三维超声表现为胎盘边缘部环带状突起或局部山脊状突起;绒毛膜羊膜分离4例,二维超声表现为羊膜呈可飘动的线形回声,与绒毛膜分离,三维超声成像示羊膜似“薄纱”样膜状结构;斜隔4例,二维超声显示回声类似不完全纵隔子宫,但斜隔的基底部均位于宫腔侧壁,三维超声可清晰显示宫腔内斜行分隔回声;羊膜带综合征2例,二维超声表现为宫腔内多条纤细杂乱光带回声,并粘附于胎儿,与胎儿肢体分界不清。三维超声示胎儿肢体表面杂乱的膜状结构。结论 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可全面观察中晚孕期宫腔内条索状回声,分析其不同的超声影像学表现,有利于提高对中晚孕期宫腔内条索状回声的诊断水平。

    • 膈肌超声评估早产儿呼吸功能的应用价值

      2023, 25(10).

      摘要 (415) PDF 5.87 M (698)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膈肌超声在早产儿呼吸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 年11月—2018年5月于荆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接受治疗的早产儿50例,出生胎龄>28周,矫正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1.6-3.1千克。其中呼吸功能异常组30例,呼吸功能正常组20例。选取医院同期出生的日龄在7天内的正常足月儿30例作为参照组。对每个组别的双侧膈肌位移(DE)、膈肌厚度(DT)、膈肌厚度变化率(DTF)进行测量,然后再进行组内左、右两侧及组间同侧对比分析。 结果:三组内左、右膈肌移动度(DE)及膈肌厚度变化率(DT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呼吸正常组左、右侧膈肌移动度均高足月儿组和早产儿呼吸异常组,且三组间左、右膈肌移动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儿双侧DTF均高于早产儿呼吸正常组和早产儿呼吸异常组,足月儿与早产儿呼吸正常组、足月儿与早产儿呼吸异常组膈肌厚度变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产儿呼吸正常组及早产儿呼吸异常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膈肌超声能及早发现早产儿膈肌功能的变化,为临床提供早产儿呼吸功能相关的辅助诊断信息,从而指导临床治疗策略的制订和完善。

    •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不同管径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价值

      2023, 25(10).

      摘要 (379) PDF 6.49 M (691)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不同管径大隐静脉曲张及超声在术后短期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145例(145条患肢),根据术前超声测量大隐静脉大腿段最大管径分为A组98例(管径<10 mm)和B组47例(管径≥10 mm),两组均采用超声引导下腔内射频消融大隐静脉主干和泡沫硬化剂治疗小腿曲张浅静脉。比较两组消融次数和术后即刻、1个月、6个月大隐静脉闭塞率、残余管腔管径,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B组每节段平均消融次数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术后即刻大隐静脉闭塞率均为100%,术后1个月大隐静脉闭塞率分别为97.96%、100%,术后6个月大隐静脉闭塞率分别为95.92%、95.74%,两组各时间点大隐静脉闭塞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6个月B组残余管腔管径均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两组出现皮下瘀斑和皮肤灼伤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出现皮下条索僵硬静脉占比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不同管径大隐静脉曲张短期内大隐静脉闭塞率较高,较大管径的大隐静脉消融可能需要更多的消融周期,超声在术中监测、术后随访和疗效评估中均有重要的作用。

    • >综述
    • 组织摧毁术的作用原理及研究现状

      2023, 25(10).

      摘要 (624) PDF 624.90 K (2273) 收藏

      摘要:外科治疗理念及科技的革新推动外科手术向微无创发展,近年来,涌现出多种微无创治疗方式;其中,组织摧毁术因具有非热损伤、非入侵式、刺激免疫系统等特点而被逐渐关注。组织摧毁术使用微秒至毫秒级的高峰值负压脉冲超声,使靶区瞬时产生空化泡,空化泡的膨胀和坍塌使靶区组织粉碎成亚细胞碎片;根据空化泡的产生方式,可分为空化云型和沸腾型组织摧毁术。目前,组织摧毁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肝肾肿瘤、骨肉瘤、胰腺癌、心血管病变、血栓等多种疾病。本文主要综述了组织摧毁术的原理、特点以及离体实验、动物研究和临床试验的最新结果。

    • >病例报道
    • 经胸超声心动图联合左心声学造影诊断右室憩室1例

      2023, 25(10).

      摘要 (349) PDF 4.27 M (602) 收藏

      摘要: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Berry综合征1例

      2023, 25(10).

      摘要 (383) PDF 3.85 M (661) 收藏

      摘要: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右房异构综合征合并体、肺静脉异常连接1例

      2023, 25(10).

      摘要 (381) PDF 13.11 M (547) 收藏

      摘要:

    • >工程
    •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涎腺肿瘤超声图像分类研究

      2023, 25(10).

      摘要 (403) PDF 6.09 M (764) 收藏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