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铁军 , 袁丽君 , 张栎煊 , 魏语鸿 , 李文 , 师瑜聪 , 初银珠
2024, 26(11).
摘要:目的 本试验采用二维超声进行体外实验和在体试验,应用大量数据运算出新的实用性更高的膀胱容积测量公式,并验证其准确性。 方法 使用二维超声测量不同形状水囊最大横切面左右径,最大横切面上下径和最大纵切面左右径。测量不同形状水囊数据,推导出新的膀胱容积测量公式并验证其准确性;对比新公式与椭球公式、Lambert经验公式准确性;再次分析三种公式在体试验中的误差和准确性。 结果 训练集数据得出4组新公式系数:k1为0.6244、k2为0.6399、k3为0.6713,以及平均系数k为0.6542;分析验证集数据得出新公式平均系数k误差最小,r2接近于1;预测数据和真实数据的相关性为0.998,组内相关系数等于0.996,显著性(P<0.05);对比分析验证集数据,得出新公式(V=0.6452LWH)较椭球公式、Lambert经验公式误差相对更小,r2接近于1;在体试验数据中对比三种公式,新公式误差相对更小。 结论 不同容积区间应用不同系数测量结果更为准确;当不区分容积分组或实际临床工作中,训练集平均系数K=0.6542的误差相对更小。 关键词 膀胱;容积;二维超声;新公式
2024, 26(11).
摘要:【】目的 探讨唇颊部具有降口角功能的表情肌正常超声声像图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2024, 26(11).
摘要:目的:探讨胃充盈超声检查在冠心病患者胃良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胃充盈超声对我院诊断为冠心病且有胃部或上腹部不适的患者进行检查,对照胃镜及病理结果,对所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充盈超声检查与胃镜及病理结果比较,在胃良性疾病中,胃息肉、胃溃疡检查符合率一致性好(Kappa=0.879、Kappa=0.913),胃炎检查符合率一致性一般(Kappa=0.611)。结论:胃充盈超声检查对冠心病患者胃良性疾病是一种方便、简单、无创的检查方法。其诊断胃息肉、胃溃疡等胃良性疾病与胃镜诊断效能相当。在冠心病患者不具备实施胃镜检查的主客观条件时,可为临床提供胃部病变检查的另外一种选择。
陈庆庆 , 沈燕 , 傅晓红 , 胡姣姣 , 余小情 , 余炜佺
2024, 26(11).
摘要:目的 探讨VTIQ及CEUS参数构建的列线图在T1期乳腺癌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负荷中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67例乳腺癌患者的175个肿块,利用VTIQ和CEUS评估病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比较超声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低负荷组(≤2个腋窝淋巴结转移)、高负荷组(>2个腋窝淋巴结转移)两组的相关性并构建列线图模型。列线图的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适用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来评价。 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剪切波速度最大值、达峰时间、增强强度、充盈缺损征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负荷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曲线下面积为0.938,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能力;校准曲线示预测曲线与实际观测曲线重合度较好,模型校准度好;决策曲线示临床适用性高。
张蓉 , 李旖旎 , 唐彬 , 代颜 , 李明星 , 夏纪筑
2024, 26(11).
摘要:目的 探究同种异体肾移植后肾皮质微灌注变化与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定量参数特征,为肾移植的CEUS评估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将主题词与相关自由词组合,在Embase、MEDLIN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2000-2023)。收集有关CEUS评估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肾皮质微循环的相关研究。按照PRISMA指南进行荟萃分析和系统综述。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977例肾移植患者)。纳入研究的总体质量为中到高等。荟萃分析显示,肾功能障碍组超声造影参数曲线下面积 (SMD: -1.01, 95% CI: -1.38 ~ -0.63,P<0.05) 及峰值强度(SMD:-0.55, 95% CI:-1.02 ~ -0.08, P = 0.02)明显低于肾功能稳定组。达峰时间(Time to peak intensity, TTP)较肾功能稳定组明显延长(SMD:0.33, 95% CI:0.02 ~ 0.63, P = 0.04)。结论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肾功能障碍的患者皮质微循环灌注总量减少,肾皮质灌注强度降低,灌注时间延长,CEUS参数可以及时的反应肾皮质微灌注的变化,为移植术后肾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2024, 26(11).
摘要:目的 基于常规超声及平面波超敏感血流成像(AP)技术,研究不同中医证型肿块型肉芽肿性乳腺炎(GM)超声影像学表现,探讨中医证型与超声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将肿块型GM患者80例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气滞热壅证组和阳虚痰凝证组,行乳腺常规超声及AP检查,观察并记录患者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超声分型及AP血流分级,分析及比较两组患者超声影像学表现的差异,探讨中医证型与超声表现的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比较,超声声像图中肿块位置、最大径、纵横比、内部回声、后方回声、有无点状强回声、导管是否扩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块形态、边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超声分型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型与超声分型有相关性(p<0.05),AP血流分级显示气滞热壅证组较阳虚痰凝证组患者肿块血流分级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在肿块型GM的中医临床诊疗中有重要价值。
2024, 26(11).
摘要:目的 对比研究低海拔急进高海拔试验人群(下称试验人群)与高原原住居民ONS的特点及差异,研究试验人群ONSD随高原居住时间的变化规律。方法 54名试验人群,急进至海拔3500m处高原居住不少于6个月时间。试验人群初到高原时、居住3月及6月时超声测定ONSD。原住居民137名获取一次ONSD。收集两组人群性别、身高、体重、民族、吸烟史、基础疾病及是否近视眼等数据。结果 试验人群初到高原时女性LONSD为4.846±0.073 mm,RONSD为4.838±0.068 mm;男性LONSD为5.038±0.038 mm,RONSD为5.055±0.039mm。原住居民女性LONSD为5.144±0.031 mm,RONSD为5.183±0.029mm;男性LONSD为5.326±0.037mm,RONSD为5.360±0.047mm。两组人群ONSD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大于女性,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原住居民ONSD大于试验人群ONSD,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在高原居住3月时女性LONSD为4.869±0.067mm,RONSD为4.869±0.054mm;男性LONSD为5.080±0.036mm,RONSD为5.068±0.033mm;居住6月时女性LONSD为4.954±0.057mm,RONSD为4.977±0.073mm;男性LONSD为5.180±0.042mm,RONSD为5.250±0.045mm。女性ONSD均值随高原居住时间增加而变宽,但与初到高原时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ONSD均值随高原居住时间增加而变宽,6月时ONSD与初到高原时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ONSD存在性别差异;2.高原原住居民ONSD大于试验人群ONSD;3. 试验人群ONSD宽度随高原居住时间增加,且高原对男性ONS影响较女性大。
2024, 26(11).
摘要:摘要:目的 基于常规超声及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参数构建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DynNom动态评分模型。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2月进入医院的15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乳腺癌患者行常规超声及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将患者分为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列线图模型,并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155例乳腺癌患者中有50例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为32.26%(50/15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脉管侵犯、形态不规则、钙化、SD、Emean及Emax是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基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建立了动态列线图模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列线图模型的校正曲线的实际概率和预测概率的基本一致;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899(95%CI:0.848~0.951);决策曲线显示阈值概率是1%~92%时,列线图预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净获益值较高。结论 脉管侵犯、形态不规则、钙化、SD、Emean及Emax是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构建的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动态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临床实用性。
2024, 26(11).
摘要:目的 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varian endometrioid carcinoma,OEC)的临床特征及超声征象,以提高对OEC的认识及超声诊断能力。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我院病理确诊的18例OEC患者的临床及超声资料,总结OEC的临床特征及超声征象。 结果 18例OEC患者中,17例单灶,1例双灶,其中8例同步子宫内膜样癌,年龄24-59岁,中位年龄48岁,其中未绝经13例,未育5例;CA125、CA19-9、HE4三者同时升高者10例;盆腔或淋巴结转移4例。19个病灶中,最大直径34-233mm,中位最大直径113mm,囊实性病灶18个、实性1个,边界清楚13个、不清楚6个,形态规则5个、不规则14个,血供较丰富15个、少量血供4个;另外,18个囊实性病灶中,囊性部分的囊壁表现为增厚且厚薄不均9个、囊壁毛糙8个、囊壁尚光滑1个,囊内有低弱细点状回声16个、囊内透声尚好2个,囊内有带状分隔且厚薄不均9个、隔带厚度较均匀7个、无隔带2个,囊内实性部分均呈不规则状,另外囊内有乳头状突起4个;此外,12例患者出现腹盆腔积液,2例腹水内有癌细胞。? 结论 OEC患者临床及超声表现有一定特征,两者结合有助于早期诊断OEC。
宋晓蕾 , 赵丽 , 祁毅 , 王庆慧 , 苏璇 , 丁云川
2024, 26(11).
摘要:目的 探讨左心室心肌做功参数评价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者左心室功能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56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按照射血分数是否减低分为射血分数正常组(n=30)及射血分数减低组(n=26),以4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纵向峰值应变离散程度(PSD)、整体纵向应变(GLS)及左室心肌做功(LVMW)参数,包括整体做功效率(GWE)、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有用功(GCW)、及整体无用功(GWW)。 结果 EFpreserved 组、EFlow 组分别与对照组PSD、GLS、GWE、GWI、GW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EFpreserved 组与EFlow 组PSD、GLS、GWE、GWI、GW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EFpreserved组与对照组GC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EFlow 组分别与EFpreserved 组和对照组GC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D、GLS均与EF、E、e,室间隔、e,侧壁呈负相关(P<0.01),PSD与EDV、ESV呈正相关(P<0.05);GLS与EDV、ESV呈正相关(P<0.01),与A呈正相关(P<0.05);GWE、GWI、GCW均与EF、E、e,室间隔、e,侧壁呈正相关(P<0.01),GWE与EDV、ESV呈负相关(P<0.01),与A呈负相关(P=0.02);GWI、GCW与EDV、ESV呈负相关(P<0.01);GWW与EF、E、A、e,室间隔、e,侧壁呈负相关(P<0.01),与EDV、ESV呈正相关(P<0.01) 结论 LVMW参数对定量评价CLBBB患者左心室功能有一定潜在临床价值。
朱晓玲 , 贺友才 , 孙冲 , 曾健 , 秦茜羽 , 缪娟 , 李娜
2024, 26(11).
摘要:目的 研究高频超声(HFUS)及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在单侧指伸肌腱完全断裂修复术后不同时期的厚度、血流及弹性变化的评估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在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创伤中心就诊的33例单侧指伸肌腱断裂患者共41根指伸肌腱,全部经手术修复。在指伸肌腱断裂修复术后1月、3月、6月对修复的指伸肌腱及健侧相同肌腱同一部位进行厚度、血流及剪切波弹性测量。结果 指伸肌腱断裂修复术后1月、3月、6月厚度逐渐降低,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伸肌腱断裂修复术后1月、3月、6月血流分级逐渐降低,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伸肌腱断裂修复术后1月、3月、6月剪切波速度值逐渐升高,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US联合SWE可以动态实时监测指伸肌腱断裂修复术后不同时期声像图及弹性变化,评估其结构、功能及硬度的修复效果,为预后提供理论基础。
2024, 26(11).
摘要:探讨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PLI)甲状腺囊性结节(囊性成分≥50%)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我科就诊的68位患者共69个经聚桂醇硬化治疗的囊性结节资料。结节按照体积、囊液颜色、囊液性状、囊实性比例进行分类,术后3、6、12月超声随访,计算术后12月随访时结节体积缩小率(volume reduction rate VRR)。分析每个结节疗效,统计每位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9个结节,总有效率为91.3%(63/69)。不同囊性成份比例结节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854,P<0.001;χ2=7.84,P=0.01),囊性成份比例≥70%的结节治疗效果最佳。不同囊液性状结节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40,P=0.01),稀薄囊液结节治疗效果更佳。但不同颜色囊液和体积的结节疗效均无统计学差异(χ2=2.203,P=1.000;χ2=0.672,P=0.487)。共有6例(8.7%)患者出现短暂且轻微的不良反应(轻微疼痛,发热,面部潮红,恶心,头晕等),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甲状腺囊性结节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较好,对于甲状腺囊性为主(囊性比例≥70%)、囊液稀薄结节疗效更佳。
2024, 26(11).
摘要: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联合影像组学鉴别肺鳞癌与肺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12例肺鳞癌及肺结核患者,共121个病灶,其中肺鳞癌病灶71个,肺结核病灶50个,均行灰阶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按照7:3的比例将其随机划分为训练集(85个)和验证集(36个),并分别从这两类图像中提取相应的影像组学特征,经过标准化处理特征筛选降维,建立多模态超声影像组学标签。采用Logistic回归分别建立临床诊断、多模态超声影像组学及联合诊断模型。采用受试者的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价各模型性能,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绘制临床决策曲线评估其临床实用价值,绘制校准曲线分析联合诊断模型鉴别肺鳞癌与肺结核中的一致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病灶形态、大小以及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为肺鳞癌与肺结核鉴别诊断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灰阶超声及超声造影图像建立多模态影像组学模型以及联合模型,联合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995、0.908,均高于单一分类模型。结论:基于多模态超声影像组学构建的联合模型可以较好地鉴别诊断肺鳞癌和肺结核,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24, 26(11).
摘要:目的 探究微波消融序贯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伴高钙危象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 纳入内科治疗无效且有急诊手术禁忌证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伴高钙危象患者11例。患者在诊断高钙危象后内科治疗48小时内无效,急诊行甲状旁腺微波消融治疗,临床症状消失、血钙降至正常范围后再行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对甲状旁腺腺瘤微波消融后甲状旁腺激素、血钙磷水平的变化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实验室检查结果降至正常后的最佳手术时机,研究微波消融及序贯手术对患者临床症状及血钙磷等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影响。 结果 患者甲状旁微波消融术后6h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显著下降,微波消融治疗前血钙水平为(3.49±0.16 mmol/L),微波消融治疗后血钙降至(2.39±0.63 mmol/L),在消融术后2天内降至安全范围趋于平稳。术后第1天血清甲状旁腺激素、钙较术前降低,磷比术前明显升高(P<0.01),5例(45.5%)患者在术后第2天内可发生低钙血症,补充口服钙及静脉钙后2天恢复正常;心率较术前明显下降、精神状况明显好转、关节疼痛、骨痛及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在术后1周内明显改善。 结论 微波消融序贯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是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伴高钙危象的一种新型安全有效的方法。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伴高钙危象有急诊手术禁忌证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首先采用微波消融灭活甲状旁腺腺瘤,可显著降低血钙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为限期手术创造条件,序贯手术治疗可显著稳定改善症状和降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2024, 26(11).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估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左心室亚临床心肌受累。方法 选取我院确诊为系统性硬化症且无明显结构性心脏病及肺动脉高压的33例患者为病例组,其中抗Scl-70抗体和(或)抗Ro52抗体阳性者16例,抗体阴性者17例。另纳入同一时间段33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收集两组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同时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超声参数,比较各组上述各参数间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整体纵向应变参数减低,18节段牛眼图中的16个节段应变参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以基底段和中间段为主。病例组的整体周向应变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减低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LVEDV、3D-LVEF低于对照组(P<0.05),同步性参数(Tmsv-16-SD、Tmsv-16-Dif、Tmsv-16-SD%及Tmsv-16-Dif%)与对照组相比均延长(P<0.05),且病例组左室收缩同步性参数均与 3D-EF 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临床无明显心血管症状及射血分数保留的系统性硬化症患者中,其左室整体纵向应变能力及左室壁心肌运动同步性均已降低,2D-STI及RT-3DE有助于早期发现SSc的左心室亚临床心肌受累情况,为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疗效评估提供新的依据。
2024, 26(11).
摘要:目的:本研究对卵巢幼年型粒层细胞瘤(juvenile granulosa cell tumor, JGCT)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分析,探讨超声特征与病理结果相关性,旨在增强超声医师对JGCT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收集了4例2013年6月-2023年6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病理证实为JGCT患者,对病灶超声图像及病理特征分析。结果:患儿为6-17岁女童,病灶最大径均大于6cm,表现为囊实性,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囊性部分多发分隔,未见血流信号,内透声差,实性部分回声与肌层相比,表现为不均匀高回声,血流信号丰富,探及低阻动脉频谱,RI≤0.5。4/4例伴有腹腔积液,3/4例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2/4例伴有胸腔积液,1/4例伴有心包腔积液,积液均透声好。病理特征上,JGCT由颗粒细胞弥漫增生形成,同时有新生血管,囊性成分由颗粒细胞分泌的液体填充,或出血。结论:JGCT超声图像多呈巨大囊实性,合并多浆膜腔积液,超声表现与组织病理学存在密切相关性。
联系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临江路74号 邮编:400010
联系电话:023-63811304 邮箱:lccscq@vip.163.com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