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27(3).
摘要: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3D-STI)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中的应用价值及相关。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影像科收治的30例AHCM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24例体检健康志愿者为健康组,两组均接受3D-STI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技术检查,比较两组3D-STI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参数并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效能和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前壁、室间隔、下壁、侧壁、左室整体等3D-STI超声心动图应变参数等均低于健康组(P<0.05)。观察组RV3+SV1、SV1+RV5、RV2+SV1、12导联总ΣQRS、SV3+RaV等心电图参数均高于健康组(P<0.05)。ROC曲线显示,前壁、室间隔、下壁、侧壁、左室整体等应变检查参数(ACU=0.835、0.876、0.854、0.779、0.863,P<0.01)以及SV3+RaVL、SV1+RV5、12导联总ΣQRS、RV2+SV1、RV3+SV1等心动图检查参数(ACU=0.670、0.982、0.851、0.967、0.991,P<0.01)对AHCM具有一定诊断价值。3D-STI超声心动图参数与心电图参数呈高度相关(r=0.745,P<0.001)。结论:3D-STI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均对AHCM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两者参数呈高度相关,可将两项联合应用于临床诊断。
钱佳红 , 谢亚羽 , 朱翰林 , 王盼 , 胡春锋 , 韩志江
2025, 27(3).
摘要:目的 探讨SHAP值(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在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XGBoost)超声模型中预测直径>1cm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的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138例145枚PTC超声资料,并与127例141枚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 NG)对照,对超声危险征象赋分后进行χ2检验,将数据以8 : 2的比例随机拆分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XGBoost在训练集上构建模型,测试集中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值评价模型预测PTC的效能。通过SHAP值进行模型解释,明确各要素诊断PTC的权重。 结果 145枚PTC和141枚NG中,基于边缘模糊/不规则/腺外侵犯、UGSR<0.83、实性、A/T > 1和微钙化这5个要素,XGBoost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AUC值分别为0.941和0.921。SHAP值对XGBoost模型分析显示,各要素绝对平均SHAP值分别约为0.3~1.3,权重由大到小为UGSR<0.83、实性、边缘模糊/不规则/腺外侵犯、微钙化、A/T > 1,且均为正向贡献。 结论 利用SHAP值对XGBoost超声预测模型分析可对各要素的诊断效能进行量化及可视化,为优化甲状腺结节诊断标准提供一定依据。
2025, 27(3).
摘要:目的 超微血管成像(SMI)联合高级动态血流显像(ADF)指导直径≤10SmmS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S)4类乳腺微小结节分类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行乳腺检查且手术的78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超声共检出81个直径≤10 mm病灶。所有患者同时行SMI、ADF检测,根据术后病理活检结果将78例患者81个病灶分为良性组(47例,47个病灶)和恶性组(31例,34个病灶)。分析SMI、ADF及联合诊断效能,SMI、ADF指导直径≤10 mm BI-RADS 4类乳腺微小结节Adler分级评估价值。结果 81个病灶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分别47个病灶和34个病灶。SMI、ADF诊断直径≤10 mm BI-RADS 4类乳腺微小结节为恶性分别37个、40个,联合检测诊断恶性有48个,检出率分别为45.68%、49.38%和59.26%。SMI诊断直径≤10 mm BI-RADS 4类乳腺微小结节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Kappa系数值分别为82.35%、80.85%、81.48%、0.632,ADF分别为73.53%、68.09%、70.37%、0.406,联合检测提高敏感度、Kappa系数值,分别为97.06%、0.651。SMI、ADF检查中,病理检查良性以0级、Ⅰ级血流信号多见,病理检查恶性以Ⅱ级、Ⅲ级血流多见。Adler分级越高,直径≤10 mm BI-RADS 4类乳腺微小结节恶性率越高(P<0.05)。SMI、ADF对检测良性与恶性病灶间血流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I联合ADF可以提高直径≤10 mm BI-RADS 4类乳腺微小结节恶性诊断效能,Adler分级越高,恶性率越高。
2025, 27(3).
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弹性评分及应变率比值(SR)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乳腺癌患者,根据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分组,分为TNBC组(29例)和非TNBC组(121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UE弹性评分、SR及MVD,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UE弹性评分、SR对TNBC的诊断效能。使用Pearson法分析UE弹性评分、SR与TNBC患者MVD的关系。结果 TNBC组UE弹性评分、SR分别为(4.35±0.18)分、(3.57±0.28),非TNBC组分别为(4.19±0.13)分、(3.36±0.15),TNBC组 UE弹性评分、SR均大于非TN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显示,UE弹性评分、SR诊断TNBC的AUC分别为0.791、0.734,二者联合诊断TNBC的AUC为0.877(95%CI:0.814~0.925),敏感度为75.86%,特异度为86.78%,联合诊断AUC 高于单独指标(Z=5.372、3.885,P=<0.001、<0.001)。TNBC组MVD为(46.75±11.23)个/mm2,非TNBC组为(39.28±10.05)个/mm2,TNBC组MVD大于非TN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法分析结果显示,UE弹性评分、SR与TNBC患者MVD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UE弹性评分、SR可用于诊断TNBC,二者联合诊断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且UE弹性评分、SR与MVD有显著相关性。
2025, 27(3).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微血管成像技术(SMI)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胎盘灌注水平及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价值。方法? 选取昆明市妇幼保健院103例确诊HDCP孕妇作为HDCP组,同期妊娠且血压正常的孕妇105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SMI检查,并对比胎盘血流灌注参数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按照病情程度将HDCP组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进行分层对比,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项灌注指标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价值。结果? HDCP组的子宫动脉PI、S/D、RI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HDCP组的胎盘VI值低于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 HDCP组的脐动脉PI、S/D、RI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 单纯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轻度子痫前期患者、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子宫动脉PI、S/D、RI测定值逐渐升高,胎盘VI值逐渐降低,各组之间两两比较上述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单纯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轻度子痫前期患者、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脐动脉PI、S/D、RI测定值逐渐升高,各组之间两两比较上述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HDCP组的早产、剖宫产、新生儿窒息、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子宫动脉PI、S/D、RI、胎盘VI值及四者联合应用预测HDCP孕妇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654、0.576、0.671、0.762、0.884;脐动脉PI、S/D、RI、胎盘VI值及四者联合应用预测HDCP孕妇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00、0.712、0.779、0.762、0930。结论 通过SMI技术评估HDCP患者子宫动脉、脐动脉血流参数及胎盘灌注水平,可有效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病情,并且对HDCP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左晓文 , 陈美杉 , 闫玲 , 张灿 , 袁曼莉 , 贾化平 , 周凤侠
2025, 27(3).
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应用超声技术探讨心室-动脉僵硬度对射血分数保留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功能变化的作用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79例射血分数正常的糖尿病患者为病例组(DM),58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测定有效动脉弹性(arterial elastance,Ea),左室收缩末弹性(end-systolic elastance,Ees),以及心室-动脉耦联指数(ventricular-arterial coupling,VAC),比较两组差异。结果 DM组Ea较对照组明显增高(2.03±0.41 vs 1.86±0.62 mmHg∕m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M组Ees和对照组比较(2.45±0.87 vs 2.40±1.04 mmHg∕mL,P>0.05),没有显著性差异。DM组VAC较对照组明显增高(0.90±0.26 vs 0.81±0.1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组VAC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超声能够直观定量、无创分析糖尿病患者心室-动脉系统功能匹配状态。
2025, 27(3).
摘要:目的 探讨左房应变联合左心耳排空速度在预测持续性房颤消融术后早期复发中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研究2022年10月至2024年2月于亳州市人民医院采取导管消融的持续性房颤(PeAF)患者122 例,通过3个月随访,最后符合入组条件患者74例,根据随访结果是否复发分为两组(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消融前收集完整人口学信息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病程、合并症及实验室指标NT-ProBNP。AF消融当天,维持窦性心律状态下,采集患者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图像,常规获取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双平面辛普森法获取左房容积指数(LAVI)、左房射血分数(LAEF)、左室射血分数(LVEF)。频谱多勒频谱获取二尖瓣口E峰,组织多普勒四腔心获取二尖瓣环Ea平均值e’计算E/e’,TEE多切面获取左心耳口部最大排空速度(LAAeV)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获取左室整体纵向应变功能参数(LVGLS)、左房储器期应变(LASr)、左房管道应变(LAScd)、左房泵期应变(LASct)。结果 74例患者3个月内复发患者26例,未复发患者48例,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人口学信息资料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室指标NT-proBN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复发组大于未复发组(P<0.05)。两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的比较,LVEDD、E/e’、LVEF、LA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AD、LAVI、LAAe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变功能参数比较,复发组LASr、LASct、LVGLS低于未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ASc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NT-proBNP、LVGLS、 LAVI、LASr、LASct、LAAeV是PeAF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且LASr、LASct、LAAeV是PeAF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ROC曲线分析,LASr、LASct、LAAeV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1、0.709、0.839。三者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938(P<0.001)。结论 NT-proBNP、LVGLS、 LAVI、LASr、LASct、LAAeV是PeAF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 其中LASr、LASct、LAAeV为PeAF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左房应变功能联合LAAeV在预测PeAF消融术后早期复发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025, 27(3).
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8月在我院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70例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作为恶性组、同期确诊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90例作为良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结节超声特征、甲状腺超声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类、一般资料,并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绘制列线图,建立甲状腺结节超声良恶性诊断的预测模型。结果? 恶性组患者甲状腺结节的低回声占比、微钙化灶检出率、纵横径之比≥1患者占比、晕环厚度≥2 mm患者占比、Adler分级≥2级患者占比均显著的高于良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和恶性组患者的结节形状、边缘特征、结节数量、结节后方回声衰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患者甲状腺结节中TI-RADS分类为4类、5类及≥3类的患者占比显著的高于良性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两组间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甲状腺结节的低回声、纵横径之比≥1、晕环厚度≥2 mm、Adler分级≥2级、TI-RADS分类≥3类是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分析贡献最大的是TI-RADS分类、其次为结节的纵横径之比、晕环厚度、Adler分级、结节回声特征,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判断价值(C指数=0.774,95%CI:0.628~0.811);以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TI-RADS分类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10,灵敏度为78.83%、特异度为80.64%;超声特征列线图模型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91,灵敏度为91.73%、特异度为84.33%,列线图的诊断效能更高。结论 根据甲状腺超声特征,按照TI-RADS分类、结节的纵横径之比、晕环厚度、Adler分级、结节回声特征建立列线图模型综合分析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具有较高价值。
2025, 27(3).
摘要:目的 比较同轴技术与非同轴技术在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地收集2012年1月-2024年1月于我院行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的患者信息,比较同轴组与非同轴组间的穿刺成功率、取材满意率、标本数量、标本长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经过筛选,共纳入3358名患者,其中同轴组2568名,非同轴组790名。两组在穿刺成功率、取材满意率、标本长度、标本数量间无显著差异。同轴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39% vs. 10.51%,P=0.001)及出血发生率(0.74%vs. 1.65%,P=0.046 )均低于非同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进行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时,使用同轴技术及非同轴均可获取足量组织用于病理诊断,但是同轴技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2025, 27(3).
摘要:目的:探讨颅脑超声评估高危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对神经发育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于 2022 年 4 月 1 日-2023 年 6 月 1 日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高危新生儿 102 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新生儿一般资料,颅脑超声检测新生儿脑血流参数变化,包括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血管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在出院后 6 个月随访记录新生儿神经发育情况,并将新生儿分为异常组(45 例)与正常组(57 例)。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新生儿神经发育的相关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脑血流参数预测新生儿发生神经发育的价值。结果:异常组患儿 1 min Apgar 评分低于正常组(P<0.05);异常组新生儿 RI、PI 高于正常组,PSV、EDV 低于正常组(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RI、PI 是高危新生儿神经发育异常的危险因素,PSV、EDV 是高危新生儿神经发育异常的保护因素(P<0.05)。ROC 结果显示 PSV、EDV、RI、PI 及联合预测高危新生儿神经发育异常的 AUC 为0.861、0.868、0.818、0.872、0.983;AUC 比较结果显示,联合预测优于单独预测(z=3.751、4.133、3.052,P<0.05)。结论:颅脑超声评估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对高危新生儿脑损伤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2025, 27(3).
摘要:目的 构建基于多模态超声参数的前列腺癌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5月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疑似前列腺癌(PCa)患者180例作为模型组,均行经直肠多模态超声检查(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以及穿刺活检,根据病理结果分为PCa组(n=93)和非PCa组(n=87),记录多模态超声参数及临床一般资料,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具有意义的因素,并建立PCa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拟合度,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检测该模型的预测效能。另选取2024年6月~8月收治的32例疑似PCa患者作为验证组进行外部验证。结果 PCa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抗体密度(PSAD)水平高于非PCa组(P<0.05)。PCa组二维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阳性率高于非PCa组;PCa组SWE参数(Emax、Emean、Emin)和超声造影参数(峰值强度、强度差、单位时间绝对增强强度)值均高于非PCa组(P<0.05)。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SAD水平、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参数-Emax和超声造影参数-强度差为PCa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PCa预测模型概率P=1/[1+e( -10.369+1.134 ×(血清PSAD)+×1.359(Emax)+1.089 ×(强度差)],Hosmer-Lemeshow χ2=3.696,P=0.883,ROC曲线分析显示,该PCa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1,95%CI为0.929~0.974(P<0.05),外部验证ROC曲线分析显示,AUC为0.932,95%CI为0.876~0.988(P<0.05)。结论 血清PSAD水平、SWE参数-Emax和超声造影参数-强度差均是预测PCa的独立预测因子,基于以上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可有效为临床诊断提供指导。
2025, 27(3).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卵巢癌患者超声血流参数和肿瘤病理分期及预后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1月~2024年4月收治的150例老年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肿瘤不同病理分期将其分为Ι期组(27例)、Ⅱ期组(32例)和Ⅲ-Ⅳ期组(9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比较三组入院时超声血流参数[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老年卵巢癌患者PI和RI、PSV值之间的关系;所有患者随访3-3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2个月,记录预后存活和死亡患者人数;比较不同预后患者入院时的PI、RI和PSV值;采用ROC曲线分析PI、RI和PSV值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肿瘤Ⅲ-Ⅳ期PI和RI值较Ⅱ期更低,Ⅱ期较Ι期更低;Ⅲ-Ⅳ期PSV值较Ⅱ期更高,Ⅱ期较Ι期更高(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卵巢癌患者PI与RI值呈正相关,与PSV值呈负相关(P<0.05)。随访期间,存活和死亡患者占比分别为78.67%(118/150)和21.33%(32/150),其中,死亡者入院时超声血流参数PI和RI值较存活者更低,PSV值较存活者更高(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I(AUC=0.757)、RI(AUC=0.750)和PSV值(AUC=0.790)对患者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P<0.05)。结论:老年卵巢癌患者超声血流参数与肿瘤病理分期有关,且对患者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2025, 27(3).
摘要:1.病史摘要:患者,41岁,女性,因“人工流产术后彩超提示切口妊娠胎盘植入30min”入院。2007年和2023年6月于我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无不良个人史和遗传学家族史。 2.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妇检:子宫前位,增大如孕2月余大小。 3.诊断方法:经阴道子宫附件彩超+盆腔MRI。 4.治疗方法: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宫腔镜手术治疗。 5.临床转归:患者血清β-hCG降至正常,无阴道出血、腹痛等不适。
2025, 27(3).
摘要:目的 探讨载anti-miR33(ANM33)双靶标超声脂质微泡在SD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以ANM33为检测对象,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尾静脉注射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并计算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建立了适用于检测血液样本中ANM33的紫外光谱分析法,并测得主要药代参数t1/2为(4.70±0.96)h;CL为(0.11±0.02)L/h;AUC(0-6)为(37.11±2.14)μg/L*h;AUC(0-∞)为(56.01±4.25)μg/L*h;Cmax为(7.92±1.95)μg/L。结论 紫外光谱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和稳定性高,适用于该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载ANM33双靶标超声脂质微泡具有体外超声显像能力,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基本符合二室模型,达峰时间短、达峰浓度高、起效迅速,且属于快速消除类药物,生物安全性好。
联系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临江路74号 邮编:400010
联系电话:023-63811304 邮箱:lccscq@vip.163.com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微信公众号